English

上海公交 八亿元亏损是如何消灭的

1999-03-2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谢军 通讯员 高文 我有话说

提起三年前的公交车,上海市民仍记忆犹新:车况差、拥挤,几乎每天、每辆公交车都会发生争执。面对线路布局不合理、车辆又旧又差、拥挤不堪的公交车,市民的抱怨不绝于耳。而那时的上海公交行业全年亏损竟高达8亿元,靠着政府的补贴勉强地维持。“乘车难”成了当时上海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。1996年上海公交企业实行改革,到1998年上半年,便走出困境,全面扭亏。与此同时,上海公交车的车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,服务水平大幅提高,“乘车难”的矛盾基本缓解。

长期以来,上海公交一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,干部职工形成了“过分强调社会公益性而一味依赖政府、过分强调政策性亏损而不重视经营管理”的思维定势;企业“等、靠、要”,干部“官本位”,职工“铁饭碗”,这些观念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发展。公交要生存,就必须转变观念。1996年上海公交以“三制”改革为切入点,开始全面改革,促使公交企业真正步入市场,参与竞争。三制改革是:一,改革体制,撤销公交总公司,打破垄断,将下属的公交单位转制为13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,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,形成了多家经营的竞争格局。二,改革票制,公交基本票价调整为0.5元,取消使用了几十年的公交月票;三,改革补贴机制,切断后路,自觉按市场运作方式开拓经营。

刚开始,改革十分艰难,然而,面对客流下降、财政补贴减少、资金紧缺、企业负担沉重等困难,上海的公交行业还是顶住了压力,千方百计挖潜增效,使连续十年大幅度亏损的势头得到遏制。上海公交从1987年起出现亏损,至1995年全年直接财政补贴高达8亿元。1996年开始改革,当年便实现减亏5.32亿元,直接财政补贴减少到1.68亿元,13家运营单位中有8家在经营上基本收支持平。

1997年上海公交深化改革,各运营公司努力把建立紧贴市场、反应灵敏的运营调度机制等八大机制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。各公司大胆试,大胆干,大胆闯,冲破阻力,注重实效,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

1998年,上海公交行业开始推进资产重组,开展资产经营,将企业逐步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,以克服原有的“体制病”。期间,上海公交行业采取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、利用外资和港资、利用政策试行上市公司“定向扩股”3种形式,对7家企业实施了资产重组。他们利用现有的公交企业部分车辆、线路等作为资产投入,与有实力的企业强强联合,逐步形成了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,并在资产重组中,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多渠道投资,促进了国有资产的重新配置和存量盘活,提高了企业资产运作的效率和质量,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

通过三年改革,上海公交行业的人车比大大降低,从原来的8.4∶1下降到5∶1,新的调度时刻表适应了市场需要,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%,出现了“运能跟着客流走、司售围着乘客转”的新气象。各运营公司始终把提高服务供应质量、解决市民乘车难矛盾作为改革的出发点。即使在客流下降情况下,仍坚持做到班次、车辆、线路三个不少,使车厢平均满载系数高峰时保持在0.8以下,低谷保持在0.65以下。三年中公交线路猛增了一倍多,达到1085条;公交车辆发展到近1.5万辆,且以每年1000多辆的速度进行更新。同时,800多辆空调车驶上了街头,这些车踏步低、造型美,并配有电子发光路牌;加上后置式无人售票车、IC卡公交车、大功率双层巴士也纷纷投入运行,组成了都市街头一道新的流动风景线。到1998年,公交骨干企业规范服务达标率达95%,13.44%的服务窗口已创建为新风窗口,涌现出了一批服务明星和先进标兵,建成了12个市级文明公交集散点。乘车难矛盾明显缓解,乘车环境明显改善。不少职工深有体会地说:改革前厌客逃客现象不少,现在我们是热情迎客,恨不得把乘客抱上车。

三年改革期间,上海公交行业分流33207人,其中安置了29039人,涌现出了一批自强不息、艰苦创业的再就业典型。公交多种经营实体迅速发展到200多家,从业人员近万人,广告、出租、房产、汽车维修、旅游等多种经营初具规模,这使职工分流转岗和再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完成。

三年的改革也使公交企业改变了旧有的用人观念,经营者竞争上岗的作法得到大力推进,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。金山公交公司在经营者竞争上岗前,年亏损几百万元,1998年初实行经营者竞争上岗后,开拓经营,到1998年6月底便实现基本扭亏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